哈拿(一)愁苦的婦人
【閱讀經文】撒母耳記上1:1-18
撒母耳記的故事背景是從士師時代的末期開始,祭司以利作以色列的士師。當時以色列中仍然沒有王,各人任意而行,道德淪喪,充滿罪惡。神要結束士師時代的紛亂,便要在他子民中興起一位合祂心意的王,就是大衛王。神在為他們預備一位君王之前,先預備一位先知來膏抹王;神在預備一位先知之前,先預備一位母親。正如神揀選路得,成為大衛的祖先;神也揀選愁苦的婦人哈拿〔恩典〕,成為先知的母親。路得是摩押的女子,是受咒詛的民族(申23:3);而哈拿的丈夫以利加拿是可拉的後裔,也是被咒詛的族類(民16:31-32)。然而,神卻揀選他們,他們的出身雖然不好,但卻都有強烈渴慕神,倚靠神的心志。他們在神眼中就是虔誠人,神要這樣的人歸祂自己(詩4:3),神也使他們的後裔在動盪不安的時代,成為神手中的貴重器皿,成為先知和君王,帶領以色列人歸向耶和華。
【破冰題】
1.
平生有沒有碰過很沮喪的事?是怎麼引起的?如何走出來?
2.
如果給你三個願望,你會求什麼?請按順序排列。
【討論題】
1.
以利加拿是什麼樣的人?他為何到示羅來?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2.
哈拿碰到什麼難處,竟使她哭泣不吃飯?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3.
哈拿到神殿中的心情如何?她為何要向神許願?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4.
當以利誤會了哈拿,她的反應如何?結果如何?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【結論】
聖經有許多的母親,如撒拉、利百加、拉結、以利沙伯,原來不能生育,但因著神的恩典,她們都得了兒子,而這些兒子們都成了聖經中的重要人物,影響整個歷史。哈拿的故事給我們很好的啟示,神往往藉著環境熬煉我們,這原是與我們有益的,逼得我們沒有別的方法,只有來到神面前,緊緊地抓住神,神就向我們施恩,給我們開一條出路。愁苦的婦人可能成為一個憂鬱症的患者,愈陷愈深,也可能成為一個禱告的母親,從苦境中轉回,就得以向仇敵誇勝。當哈拿從人的身上得不著安慰的時候,她來到神的面前,迫切向神禱告,不在乎外在形式如何,只在乎向神傾心吐意。哈拿的禱告和許願感動了神,神應允她的禱告,悅納她的許願,她所獻的兒子成為一個禱告的先知,帶給以色列人極大的祝福。
【分享與應用】
1.
成為基督徒之後,有沒有什麼遭遇使你感到愁苦?如何度過?請分享。
2.
在教會或小組團契中,曾否被牧者或同工誤會而受指責,你的反應如何?
參考資料
一. 以利加拿上示羅
1.
以法蓮人:其家譜追溯到利未人哥轄族可拉的後裔(代上6:16-27),他們分到以法蓮地(書21:20);本是該滅亡的(民16:1-33),但神為他們保留餘種;不僅興起先知撒母耳,也興起聖殿歌唱者,並寫了詩篇(代上25章; 詩42-49篇)。
2.
兩個妻子:當時律法沒有禁止娶兩個妻,但要求平等對待(申21:15-17)。表示他的家境富裕。兩個妻子中,毗尼拿有兒女,哈拿沒有兒女,但他卻愛哈拿。
3.
每年到示羅:示羅在耶路撒冷以北30公里處,當時會幕設在那裡,是以色列的敬拜中心。士師時代道德低落,人們遠離神,祭司沒有盡責,但這人每年到士羅敬拜祭祀神,表示他敬虔愛主,盡他所能地遵行神的律法(申16:16)。
二. 哈拿哭泣不吃飯
1.
神不使她生育:當時沒有兒女是被看作羞恥的事(路1:25),能不能生育都是出於神(創29:31; 30:2),也都有神的美意,若有神帶領,最終結果都是好的。
2.
對頭大大激動:毗尼拿見哈拿不生育,就刺激她,使她生氣。仇敵總是尋隙攻擊我們的弱點,當我們生命沒有結出聖靈果子,就給仇敵有機會攻擊。
3.
哭泣不能吃飯:表示哈拿心裡愁悶到一個地步,就連歡喜的節慶盛宴都沒有心情吃。仇敵想要奪去我們的平安喜樂,叫我們的生活陷在憂鬱悲慘中。
4.
丈夫不能安慰:丈夫雖是妻子的倚靠,但人的安慰沒有果效,不能解決問題。
三. 到神的殿中許願
1.
到神的殿:當時很少人朝見神,哈拿很容易來到會幕門前。當無人能化解她心中愁苦,她來到神的面前痛痛哭泣。憂傷痛悔的心,神必不輕看(詩51:17)。
2.
向神許願:她迫切渴望得著一個孩子,不為自己,也不為丈夫,只為著神,不按自己的意思,而照神的意思(太26:39),這就是神所要的禱告(約一5:14)。
3.
拿細耳人:表示離俗歸耶和華(民6:2)。不是強迫,而是甘心情願。當時的人只顧自己,心遠離神,少有人願將自己終身歸與神,這樣的禱告蒙神悅納。
四. 祭司的安慰祝福
1.
祭司錯怪:祭司以利以為哈拿喝醉,便責怪她。以利對人嚴格,對自己兒子寬容(撒上2:12-17, 29),宗教人士把無罪的當作有罪,把有罪的當作無罪。
2.
傾心吐意:哈拿愁苦太多,言語難以表達,以致被誤會。人看外貌,神卻看內心(撒上16:7),哈拿在神面前傾心吐意,吐露苦情,神就眷顧她(代下7:14)。
3.
安慰祝福:祭司以利只說「願神允准你的祈求」,這話果然應驗了,也安慰了哈拿。以利雖然年老昏花,但有神給的權柄,他的安慰和祝福帶來果效。
4.
不再愁苦:哈拿憑信心領受神的應許,雖然還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兒子,但她可以吃飯,不再帶著愁苦。神賜的平安喜樂,使憂愁嘆息盡都逃避(賽35:10)。